上海限时步行街走红!灯火阑珊处,商业发展和生活品质怎样权衡?
2023-08-12 07:15:25 来源:东方网

“清车,清障,到最后摆放石球,一切都要赶在零点前完成,就和打仗一样!”

郁磊,杨浦区五角场街道社区管理办副主任,大学路步行街联合指挥部联络员。作为限时步行街清障工作的主要负责人,郁磊每周五晚上都会赶赴现场指挥协调道路清车、清障工作,以确保第二天的限时步行街活动能顺利开展。

△大学路步行街联合指挥部联络员郁磊(右)


【资料图】

今年5月,曾经的网红街区华丽转身,大学路限时步行街正式启动,各色活动叠加业态升级,短短两个月时间,这条250米长的小马路(步行段)多次人气爆棚。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这样一条光鲜亮丽的限时步行街背后,有许多和郁磊一样的幕后英雄,在默默守护着。

为了更好服务大学路限时步行街活动,五角场街道专门成立了一个联合指挥部,从各科室抽调精兵强将,下设五个专业工作组和现场指挥专班,动态编写《大学路限时步行街标准化管理工作手册(试行)》,各部室联合排班执勤备勤,真正实现了服务7x24小时“不打烊”。

夜深人静方到工作时

△华灯初上,大学路的夜刚开始

夜色正浓,路上行人渐渐变少时,郁磊带领的清障团队才刚拉开了“战斗”的序幕。在铺设路障之前,就必须请走路边停靠的车辆,以及人行道上摆放的非机动车辆。郁磊他们工作的难点之一,就是在晚上10点到12点这短短两个小时内,将大学路周边支路的一百多个地面停车位全部清空,同时保证已经清空的车位不再被占停。而最大的阻力,往往来自车主。

“这里明明有车位线,凭什么不能停?”

“什么步行街,没听过。你们有没有官方文件?”

“我在外地,没办法挪车!”

……

面对车主们各种各样的质疑和不配合,郁磊他们总是会静下心来解释限时步行街的活动由来,并引导车主们前往附近的大型停车场停车。“晚上过了10点,车位上每走一台车,我们清障小组就会在车位上放上一个锥桶,保证后续车辆无法停靠。如果过了11点车还没走,便会陆续给车主打电话,麻烦他们尽快驶离或停放到附近的大型停车场。”郁磊说。

△小小圆锥筒,摆放要变通

有时,一些车主见路边的车位空着就想要搬走圆锥桶停车,此时就需要现场工作人员拿出耐心和真心,不断做好解释和引导的工作。郁磊补充道,“当然,我们不能为了办步行街而其牺牲老百信的权益,还是拿停车问题来说,不是说把车位上的车辆一赶了之,我们已经协调了周边道路的停车资源做补充。”

事实上,为了缓解大学路步行街附近解停车难的问题,大学路步行街联合指挥部早就已经盘活附近资源,协调整合了大学路周边伟德路、锦建路、智星路等路上共143个路内停车位,以及周边四个对外开放的大型停车场共965个泊位,确保在限时步行街活动期间整个大学路周边可提供1108个泊位,一定意义上缓解了消费者和附件居民的停车需求。

如果说清障停车问题比作是大学路服务工作的“冰山一角”,那么步行街活动期间安保保洁、噪音控制、外摆位管理、突发事件应急等一系列管理细项,以及多元化主体各自不同的需求,则构成了冰山的“水下面积”,更加繁琐和沉重。

既要乐业也要乐居

按《大学路限时步行街标准化管理工作手册(试行)》,五角场街道每周都会根据步行街活动大小组建人数不一现场指挥专班,保证活动现场最起码有六名街道干部在场,协调派出所、市场所、综合行政执法队等执法力量,确保解决问题“不出街”“不隔日”。

△郁磊(左)白天也要盯在现场、走街串巷

随着限时步行街的开街运行,街区治理面临的油烟、噪音、交通、安保、市政配套、商业运行等方面的问题逐步暴露。居民不满、顾客投诉也变多了。记者采访的这周末,郁磊就和街道同事杨海威一道盯在现场、走街串巷,不时规范商户经营中的违规行为,及时处理居民和消费者的诉求。

“大学路这样兼具商业和居住属性的开放式街区,不仅仅是一个商业街区,更是周边居民环绕的一个地方。”杨海威来自街道营商办,全程参与了大学路步行街前期活动策划、居民协商等一系列活动。在他看来,在聚人流促消费的过程中,绝不能以牺牲百姓的利益为前提,一直要找到商业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品质不受影响的平衡点。

杨海威介绍,为了化解居民和商户因利益诉求的不同带来的矛盾,街道层面还牵头成立大学路街区自我管理委员会,将商家代表和街区居民代表纳入自治核心,在限时步行街活动启动之前,就制定《大学路街区自我管理委员会章程》,形成“十要十不准”街区商户规约。

“十不准”公约对商户出现垃圾违规堆放、私设户外招牌、电线乱接乱拉、缠绕燃气管道、改变物业使用性质等明令禁止,为商户的经营活动划下红线,把其对居民的生活影响降到最低。更具体的来说,大学路上酒吧多,居民区和商业区高度混合,“十不准”就对症下药,明确规定了商户不准擅自延长营业时间(不超过24点),以免造成噪音扰民。

治理方案动态调整

步行街活动期间,大学路上完全看不到传统夜市的“脏乱差”,整个街道都井然有序、干净整洁,不仅没有对市容市貌产生负面影响,反而成了人身烟火气的最好写照。

然而,百密仍有一疏,政策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时常奔波在一线的郁磊,对此深有体会,“步行街正式开设以后,实际遇到的问题总会比预想中多,我们陆陆续续发现了很多新的矛盾点。”他举例道,“比如步行街活动期间客流量会明显提升,就餐时间很多网红店铺经常大排长龙,使用的等位排队时的叫号机声音比较大,就会对周围的住户造成困扰。”

最终,联合指挥部分析讨论后,决定禁止大学路的餐饮店使用叫号机,转为采用传统人工发号叫号模式,具体条款更新进上文提及《大学路限时步行街标准化管理工作手册(试行)》。

郁磊介绍到,事实上,这份“工作手册”并不是大家传统印象中的一本印刷成册的册子,而是一个可以动态编辑、实时浏览的在线文档。“这样,一旦有了新问题我们马上就讨论解决方案,很快就可以出台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一条条举措再通过打补丁的形式,一点点编入管理手册,不断完善。”

新措施、新办法有了就就及时编入,联系人、对接人有了变化就立马更行。如今,《大学路限时步行街标准化管理工作手册(试行)》投用至今已经多次迭代升级,不仅仅方便了管理者把握一手资料,也方便了治理者、商户等实时浏览应用,也让更多人可以参与社区治理,并了解治理的实际情况。

诸多举措保障了大学路的日常运营,保障了商业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品质不受影响,既给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心放心的消费环境,也把对周边的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

△郁磊(右)和杨海威行走在大学路步行街上

行走在大学路步行街上,擦肩而过可能是一位西装笔挺、精神干练的职场精英,也有可能是一个服饰新潮、引领潮流的时尚达人,亦有可能是短裤背心、居家打扮的周边居民。

每个人都能在大学路上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姿势”,这背后离不开属地五角场街道的大学路步行街联合指挥部,离不开许许多多像郁磊、杨海威一样的步行街守护者。

这或许就是,“多方共治、全民共享”吧。

关键词: